您现在的位置:跳过导航链接首页 > 重点实验室(机构)
重点实验室(机构)
青岛市常见病重点实验室--消化疾病实验室

 

青岛市消化疾病重点实验室,以青岛市市立医院现有基础设施和研发条件为基础,通过培养和引进若干重点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整合现有国内的优势研究队伍和技术,建设我市首个完善的消化疾病临床科研平台——青岛市消化疾病重点实验室。在我市开展肝脏疾病和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我市肝脏疾病和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及早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肝脏疾病和幽门螺杆菌以及菌群相关性疾病发生,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对我市居民的健康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消化疾病重点实验室依托于青岛市市立医院中心实验室,拥有Roche 454高通量测序仪、大型计算机服务器、EnSpire酶标仪等尖端仪器设备;开展基因组学以及宏基因组学分析和研究。近年来,立项课题包括国家自然基金等30余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近20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3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被SCI收录近40篇;学术专著10余部。拥有博士后导师、博士导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近20名,在读博士后4名,博士、硕士研究生10余名。

        青岛市市立医院消化科创建于19928月,设有消化门诊、肝病门诊、消化病房、肝病病房、消化内镜中心。科室设备配置国内一流,设有青岛市内最大的内镜中心和肝病专业门诊,在肝脏肿瘤、胃癌的生物病因学研究与慢性肝脏疾病诊疗及肝癌的非手术综合治疗方面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影响与知名度,基础与临床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消化科为青岛市和山东省重点专科。

实验室研究方向

1)肝脏疾病实验室

研究方向一:脂肪性肝病

        研究方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系列研究:项目研究组将重点研究遗传和环境因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研究方向二:原发性肝癌

        研究方向: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PHC):项目研究组将重点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突变在原发性肝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2)幽门螺杆菌实验室

研究方向一:幽门螺杆菌致癌机制及菌群在胃肠道疾病中的作用

        研究方向:幽门螺杆菌致癌机理的系列相关研究及菌群在胃部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研究方向二:胃肠道病毒群体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研究方向:胃和结肠内RNA病毒群体的分析及其在胃癌和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

学术梯队情况

        宣世英  副总院长兼东院院长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后导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中华肝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委员,山东省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肝病委员会主任委员青岛市预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传染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技术应用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肝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员,担任世界华人消化杂志、药品评价等杂志编委。

        发表医学论文69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2篇(最高影响因子11.7)。发表中华系列杂志论文20余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专著5部,国内核心出版社主审2部。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基金等课题十余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等共12项奖项。主持召开中华肝病全国学术会议4次、省级学术会议10余次。

      

 


Copyright©经典家庭论txt - 百度百科
鲁ICP备09051934号
医院邮箱:qdsslyybgs@qd.shandong.cn
技术支持:365健康在线